
《讀劇再構造》
飛往九千公里外的國家,為期十多天的考察旅程中
一次毫無先兆的火車停駛
兩度被趕下列車
三段被歐洲人身高壓制的經驗
幸好看了五個當地演出,令一切都值得!
《讀劇再構造》
汲取歐洲劇場的養分,回港後的全新創作
今年五月,本團藝術總監帶同兩位新晉的劇場創作者,遠赴德國考察,參加世界三大戲劇節之一的柏林戲劇節。沉浸在歐洲劇場的氛圍,他們汲取靈感,將旅程中的所思所想注入創作。三個劇本,三位創作者的獨特視野與筆觸,在同一空間築起三種異境,各自回應人類當下處境。
劇目以輪換形式上演,每場演出包含兩個劇目,演出後更邀請了嘉賓與創作團隊對談,揭開文本背後的「再構造」哲學。
《九個分手場景》
甄拔濤編導
嘟嘟嘟嘟嘟嘟
本班列車將以 未知 為尾站,途中或許停靠邂逅的車站,或許掠過相愛的月台。
請緊握你的車票,那是你心跳的證明。
下一站,一見鍾情。左邊的車門將會打開,請準備墜入愛情的深淵。
小心月台空隙,再親密的情侶也有隔閡。
下一站,冷靜期 。請先讓不合適的對象下車。
本班列車已到達尾站 單身快樂,請所有乘客帶同你們的回憶與遺憾,一同下車。
《九個分手場景》由甄拔濤編導。如同羅蘭•巴特《戀人絮語》的廿一世紀版本,甄拔濤以細膩筆觸勾勒城市愛情的萬千風景。從20歲的熾熱青春到70歲的沉靜回望,九個不同年齡、性向與心境的故事交織,呈現愛情的多面生態——激情、掙扎、脆弱與深刻並存。每段關係在都市的聲浪中低語,訴說屬於你我的集體潛意識。
《當黑猩猩開始講故事》
徐梓晴編劇、朱啟軒導演
「從前」 —— 從前,有三隻豬決定自己建屋居住。
「有一天」—— 有一天,小紅帽的媽媽叫她去探望生病的奶奶。
「突然」—— 小豬用磚蓋了一間最堅固的房子。突然,外面傳來了敲門聲。
「沒想到」—— 小紅帽來到森林裡的小屋,沒想到開門的竟不是奶奶。於是,她找來獵人幫忙。
「從此以後」—— 小豬把送上門的二人獻給大灰狼,換取以後的和平。從此以後,小豬一家過著快樂的生活。
一個牢籠,四隻猩猩,日復一日地進行講故事訓練。
這場延續卡夫卡短篇小說《致某科學院的報告》中對猿猴紅彼得研究的理念,而推行的革命性進化生物學實驗,結果或許顛覆你我的認知。
從前人類認為自己是動物界至高無上的存在,卻發現原來與黑猩猩只有微小的基因差異。科學家致力對猩猩進行特訓,試圖找出突破演化的缺口。沒想到,關鍵竟是編故事的能力。憑藉想像力,人類編織出共同的故事,發展「金錢」、「宗教」、 「國家」等概念。黑猩猩日夜練習,掌握了這種能力,結果變得比人類更像人類,從此以後⋯⋯
《布iography》
毛曉珊策劃
陳家恩、劉嘉盈、梁健聰、毛曉珊、黃灝鈿、葉澍欣編作
(你將被逼加入)
一場贏咗99.9%當地人認證的腦洞盛宴─
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經典劇本《卡拉爾寡婦的槍》(Die Gewehre der Frau Carrar)為核心,帶你走進西班牙內戰的紛亂時局。
故事圍繞漁婦卡拉爾與她的家庭展開,她堅信和平主義能護佑兩個兒子,遠離弗朗科法西斯政變的戰火,她相信只要禁止兒子們加入反對佛朗哥和法西斯的戰鬥,就能保護他們遠離西班牙內戰的暴力。但一個事件卻讓她自己執起武器…
一片菩提樹葉、
一包三公斤的麵粉、
一陣對岸湧來的風沙 ─ 勾勒出戰爭永恆的殞地儀式。
人的百分百自由意志往哪裡走了?
廣東話演出
東九文化中心前往方法:
九龍灣站B出口,經行人天橋步行約5分鐘